這年頭,好看的散文少了。不是因為這世代的作家缺乏文字素養和巧思慧心,而是忙碌的生活步調,讓多數人沒有辦法好好靜下心來沉澱過濾自己的心事與感情,更多的讀者也不耐於細膩深刻的文字,轉而追求更刺激也更聳動的情節。
在這樣的前提下,加拿大華人作家朱小燕的《與上帝合作的人》便成為一部溫潤晶瑩的作品,彷彿是滔滔浪潮來往沖襲之下的遺珠,靜靜躺在沙灘上,等待有心人來拾取珍惜。這不是一部趕時髦的作品,讀者可以從其中體會到年歲在一顆敏感的創作心靈上鏤刻出來的痕跡,有如參天大樹的年輪心事密密麻麻,從外表極難窺見,非得細細深入核心才能體會。
朱小燕是華文文壇的長青樹,早年在台灣是新聞記者和藝文節目主持人,定居加拿大之後則是註冊會計師,並擔任加拿大國際稅務主管,曾多次在加拿大政府、中國政府和聯合國的資助下,到中國各地講解國際稅務和反避稅。她在國際反避稅、漏稅方面的工作成就,使她獲得加拿大總督獎的榮譽,並為該國政府的多元文化部擔任顧問。
然而朱小燕多年來也從未放棄寫作,定居加拿大之後更是佳作連連,曾任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七任會長,並於 2000 年獲得中國文藝協會海外工作獎,至今已經出版了超過十五部作品,近年來更潛心鑽研英語創作。
這樣豐富而複雜的背景,加上她深切的人生歷練,使朱小燕的散文充滿了敏銳的透視眼光、掩不住的幽默、以及處處呼之欲出的人文關懷。《與上帝合作的人》收入了三十篇散文,第一部「楓鄉情事」的十篇作品為其在加拿大工作、生活、旅行的記錄,以及對於加拿大這個多元文化社會的觀察,特別是該國對於殘障人士的照顧,各級工作場合的平等與專業要求,以及多元文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運作與影響。朱小燕對人對事的評述精闢,不亢不卑,文字中往往展現出新聞記者的犀利和責任感,文字作者的感性,更有一股童心的純真,能夠從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關鍵問題,讓人會心一笑。
第二部「人間情理」同樣收入十篇散文,主題也擴展到對於日常生活各種細節的觀察與省思,對於人物與時事的評述,以及加拿大移民生活的喜怒哀樂。朱小燕身為資深作家的理性與感性在這十篇作品中最為明顯,她的報導口吻平實有味,即便偶發批評嘲諷也是溫和有禮,充滿諄諄關切督促之情。其中〈墓碑訴說人間事〉一文最為細膩,從墓園一角的十數個墓碑故事體驗時代風俗民情的轉變,悲涼之中有關懷,對於過去的緬懷感嘆和對於現實與未來的信任期許兼備,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本書第三部「萬物情衷」所收入的十篇散文比較個人化,主要訴說朱小燕對於家人的關懷之情,特別是對於母親的照顧與愛護,對於家人的依戀,使這些文章成為全書中最賺人熱淚的作品。散文要把感情寫好很不容易,要寫家人之情則更是困難,然而朱小燕能夠善用時空跳躍的筆法,結合對於往事的追憶和對於現實的觀察分析,細膩而有條理地呈現出感情和記憶的互動,字數不多,卻能簡潔有力地為所有事件發展和人物性格轉變做出合理而精彩的交代。
《與上帝合作的人》雖然是朱小燕的第一本中文電子書,卻可以算是她定居加拿大以來的創作精華錄,其創作成就與技巧充分展現,足以為各界有心鑽研散文寫作的作者、讀者和論者借鏡。 |